内向,不善言辞,只是你逃避思考的借口
有一天, 在演讲表达的课堂上,一个学员突然提了个问题: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演讲?
提这种问题的其实多半是被老板报名参加的,当然也不排除自己报了名只是觉得有课不上可惜了,坐在教室里也是一副法官心态来看看这个老师讲得到底好不好。
所以我就给大家分享了几点我学习演讲这件事情的理由, 学习这件事,很多时候想清楚目的,看清了目标,就基本找到了答案。
一学习演讲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改变的过程
我学习演讲的大部分经验是在toastmaster俱乐部获得的,说起跟土马的结缘也很有趣。刚参加工作那会我听说有个职业叫培训师,很好奇,于是就在谷歌搜 “how to be a trainer”(因为度娘搜出来一堆培训机构的广告,幸好google那会没被封),结果搜出来一篇文章,作者是孙小小,她说:今天是我父母30周年结婚纪念日,但是我没选择陪父母吃饭,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在toastmaster俱乐部做演讲,不能缺席。当时心想:什么样的组织能有如此神奇的吸引力?于是迅速找了个哥们儿,搜索到北京的几个俱乐部找了家离公司近的就跑去了,结果这哥们儿第一次陪我去就找到了自己的终身挚爱,两人一直把我当红娘……
言归正传,记得刚到toastmaster俱乐部那会,看见台上那些自信满满,能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既能让人捧腹大笑又能潸然泪下的会员,我被森森地刺激了,因为我发现了几个残酷的事实:
第一, 我是个没故事的人
从小到大,一路学习,除了想着怎么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我的人生没有其他的目标和梦想,跟俱乐部里那些生活丰富多彩、经历千奇百态的会员比起来,自己简直就像一只呆在井底的蛙,连洞口都没曾爬上去瞄过一眼。
第二, 我的脑子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好使
原本以为已经想清楚的事情,一旦要去跟另外一个人说就发现很难做到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让对方明白。(所以我十分之鄙视用“我内向,不善言辞,我其实想清楚了,就是说不清楚……来为自己开脱的人,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犀利地回复:亲爱的,不要拖内向的人下水,你是没想清楚,不是嘴笨,是脑子笨…….不要打我)
意识到这些事实后我很沮丧,但罗胖之前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40多年,我的一个人生感悟: 想让自己进步,让自己站对地方,这个地方有周边很多优秀的人,会加速你的成长。
所以,为了追上这些身边的优秀人,我开始细细回忆自己从儿童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唯恐漏掉一个可以变成好演讲的故事,甚至为了让自己变成有故事的人,我开始去挑战新的技能,比如: 以接近30岁的高龄开始学习钢琴,后来这个speech帮我获得了“最佳演讲者”,再比如主动在俱乐部做职业规划的分享,赢得大家的认可…….
同时,为了能更有逻辑地讲故事(注意:听故事或许不需要逻辑,但讲故事尤其是把故事讲得有共鸣需要极强的逻辑性,让听众感受到这事跟他有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去学习金字塔思维,抓住每次机会地把刚学到和看到的文章或故事回述给朋友和家人听……
这段经历也成为我把学习和成长视为终身使命的开始。
有人看到这会说,我的生活里没什么演讲机会,我也不需要演讲,跟我说这些干嘛?
其实,不不止演讲,我们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符合从“舒适区到学习区到恐慌区“的一个过程:
处于“舒适区”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跟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
“学习区“里的事是我们平时接触少甚至未涉足的领域或者新生的事物,处于这个区域需要我们充分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比如,接触另一个专业的书籍;在平时走习惯的路上换一条上班的路线;工作中换个岗位等等都是学习区的事。
“恐慌区”通常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情或知识,会让人心理感觉严重不适。一个人如果常年让自己处于恐慌区的话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找机会学习适当有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从没考虑过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却有一天被迫直接被从舒适区扔到恐慌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该理论模型由美国人noel tichy提出)
二演讲能帮助我更客观看待和改善自己
在土马俱乐部,我们通常会把会员上台的练习都用摄影工具录下来,然后回去看自己的演讲。我到现在都记得第一次看见在镜头里的自己的感受,其实看了2分钟就看不下去了,关掉后缓了一阵才再次打开 。 原来我在镜头里是这个样子的,我的口头禅如此之多!我的站姿如此别扭!而且不光神情和举止,连声音都让自己觉得完全是另外一个人,那种抽离出来,把自己当作观察对象去看自己的感受,没有体验过的童鞋很难想象。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成年人的改变来只可能发生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而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在年轻时就事业有成的人其实终其一生可能都很难有机会客观地看待自己。
一个咨询师前辈给我讲过一个她这些年在自我意识觉醒这件事上印象最深的故事:
那是她去一家外企给公司高管层做测评项目,那天的测评对象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高管,非常优秀,唯一的问题就是说话非常非常不给人留情面,所以他虽然有着很强的个人魅力但因为说话方式的原因很多人对他敬而远之。
那天测评的其中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由一人扮演刺头的员工跟这位高管谈话,然后摄像机会把谈话过程拍摄下来,由测评师给反馈。
前辈说回看录像时她看见这位高管的脸从红到绿,最后憋到发青,用几乎恳求的语气对她说:“可不可以把录像关掉, 我看不下去了,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在跟别人说话时竟然是这个样子,这个如此粗鲁的人居然是我,我竟然从来都没有意识到……”
这位顾问说,后来那天的反馈她根本没说什么,但这位高管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在tft的课堂上,我学到一个工具,叫做johari window(乔哈里窗),这个工具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发明,被广泛运用于自我意识和人际沟通的课堂。
根据“乔哈里窗”的解释,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像这扇窗户一样由四个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 即:
(图片来自网络)
1)公开区:自己看见,别人也看见的部分;
2)盲区:自己看不见,别人能看见的部分;
3)隐藏区:自己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部分;
4)未知区:自己看不见,别人也看不见的部分。
对于每一个渴望成长和改变的人来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应该尽可能地拓展公开区,减少盲区、 隐藏区和未知区。
如何做到呢?
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通过自我表达和分享去减少我们的隐藏区,真正与他人建立的信任和连接。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持续获取反馈去减少自己的盲区,让身边的人愿意给你真实反馈,获得真正信任和值得交往的朋友。
如果这些都没有去做,下次再觉得身边没有人理解你、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请先向内看看是否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
三成长为真正的沟通达人
最后这个目标是理想状态,甚至可能是终身目标,目前自己还远远做不到。
一个非常意思的现象:往往沟通和演讲的初学者都会抱着“学好语言武装自己”然后舌战群儒,用“说”让别人“服”。
但其实真正的沟通和演讲大师(土马见到很多,由一些让人敬佩的领导也是)往往本人非常达观、谦逊。因为他们深知,人是很难真正被“说”服的(别说成年人,有孩子的父母你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是那些:
有着清晰的思想和明确的动机,并且愿意展示真实的自我建立信任的人;
在每一次沟通中充分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放下自己成见的人;
是那些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体验到我们渴望的那样——说服他人接受你的观点与他人自愿服从你的想法相一致,那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体验。
这些就是我学习演讲和表达的目的,也是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学习的动力,用一张图来解释我怎么看待演讲这件事:
(我们往往只看到“完美呈现”的部分,忽视了冰山下的核心)
回到学员提的问题,我告诉他: 为什么学?你需要自己想清楚,如果没想清楚可以不学,因为没有学习目的的学习即使不学也不会失去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普通话不好,口齿笨拙不敢在人前表达怎么办?
突然想起上周去参加ip群的聚会,秋叶大叔是第一个演讲嘉宾,那是我第一次听大叔现场讲话,以前都只见其文字。说实话头一、两句我真心没跟上,但这完全不妨碍大叔激情四射,hold住全场,台下的迷妹们的笑声一波接一波。当时就觉得什么标准普通话、口吐莲花什么的简直弱爆了,这是我见过最另类但是最喜欢的现场脱口秀。
就像摄影大师卡什说过的那句:“拍不出好照片不是镜头不行,而是镜头后面的那颗头不行”, 其实人的任何思想表达都是如此。
这篇是上个月演讲课的课堂思考,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我们都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j9九游老哥俱乐部的版权,请联系j9九游老哥俱乐部,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