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年04月28日

李宗盛唱过一首歌——《山丘》,你看,你现在就站在自己职业的第一个小山丘的顶上,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工作的爬坡期已经过去了,业务开始熟练,不再疲于应付,挑战也随之变少,周围的环境也从陌生到熟悉,走到了相对平缓的一个小山丘的顶上。

但是,这还不是高山,“有想法”的职场人就开始从每日繁杂的事务中抬起头想自己,想未来,越想越觉得手头这份工作不顺眼:行业夕阳,没有前途,出差频繁,没有生活……哎,真想找到我天生属于的那片“新大陆”让我一边谈着恋爱,一边挥洒着天赋和优势,一边实现多元的人生梦想……

但是你发现测评也做了,专家也请了,相关的文章天天读,怎么还是找不到呢,难道是我还不够投入?好!那我打起12分的精力接着研究天赋……

但这份工作实在太痛苦了,我啥时能离开?找到“天赋”的那天?那是哪天啊,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要不找个浅点的坑先跳下去再说吧……咦,不对,浅坑还是坑,苍天呐,我该怎么办?

嘿,别笑,我只是把自己之前有过的心路历程描写出来而已,我有这个阶段,每个人也都有这样的阶段……从爬坡期走到山丘顶部,正好是每个人抬头看路,重新定位的好时机。

不过意愿有了,但如果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策略,这个展望非但不会让我们突破瓶颈,反而会让我们更加得心绪不理。

那么什么才是进入自己热爱的工作、加速发展的好的认知和策略呢?

1、找到甜蜜区的工作

我们先来谈一个认知: 找到甜蜜区的工作

模型原型来自davidpollard

如上图所示,这个理论是由美国的职业发展专家 david pollard在《找到职业甜蜜区》一书中提出,图中红色的部分是“sweet spot”(最佳击球点),原义是在棒球比赛中,在某一个区域击球,球员特别容易打出好球或者本垒打;这一点意味着各方面条件都搭配得恰到好处的那一点,此时运动员可以轻松完成原本很难的运动任务。在职业中间,我们也有甜蜜区,人们可以更好得发挥他的工作表现。

2、三个维度

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的甜蜜区有三个维度来锁定:

维度1:  自己喜欢的

我们都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但大部分人在兴趣这件事情上有两种误区:

误区1: 靠测评来确定自己该“做什么”

事实上,一份测评只能告诉你什么职业是有可能感兴趣的,但是具体是哪一个呢?则需要你行动来探索。可能性越是不确定的事,越需要直接行动。

误区2: 混淆兴趣和享乐

兴趣(intersting)不是享受(pleasure),比如很多人喜欢看电影,但对于每天看片6个小时,回家写4个小时影评,其实不太感兴趣。而一个忍受不了枯燥、重复付出的人,换到任何领域都享受不到职业里最精华的部分。

维度2:  自己擅长的

选择职业不能只看兴趣,还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擅长做这事。前期可以靠勤奋去补短,长期来说,必须要和自己的优势相结合,优势和天赋并不是相等的。

维度3:  有价值的

这里的价值,应该是足够多的回报。一份理想的工作除了满足兴趣,有能力hold住,还需要赚到足够的回报。任何不能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职业顶多当个副业或者爱好,你需要找到那份可以支撑你的主要收入的具体职位,而不是一个方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适合你的职位,同一个职业有可能赚钱,也有可能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用甜蜜区模型思考一下,当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的喜欢的?擅长的?能给自己足够多的回报的?如果不是的话,我也建议你同时访谈几个该行业的专家打开眼界,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也许除了领导的职位以外,这个行业里还有一些职位可以满足你的喜欢、擅长和足够的回报。如果实在没有,这个模型也可以用来衡量未来的工作是否合适。

3、策略:行动体验四步法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策略:行动体验四步法,来慢慢锁定并且转型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什么是行动体验?我们讲个学员多隆(化名)的真实案例。

多隆在职业转型前是部队的一名军官,上尉军衔,每天在大院转悠,跟战士们谈人生,他的转型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副总裁。

他是如何做到的?

多隆从国内一所985院校的国防生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部队,入伍后因为他表现优异,成为同批入伍伙伴中最先被授予上尉军衔(上校军衔) 的士兵,前途一片光明。但当他看着闪闪发光的一杠三星后,陷入了沉思:“这是我想要的人生么,几十年后,让我坐在主席台上谈政治讲大局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决定开始转型,改变自己。

审视自身,除了带新兵和做思想工作几乎没有其他技能。他想起自己大学里对计算机有兴趣,到现在还能写几行代码,请教专业人士后,他找来了尘封已久的《java编程》一书,开始行动。第二年,刚好赶上部队的信息化改革,一堆外包项目找不到懂行的人管,这个机会自然落到了他头上。于是他一边监督项目,一边向外部的专家学习编程。

这样又过了一年多,他的能力可以独立操作项目,对技术工作的热情也越来越大,他开始运作从“部队转业”,同时还通过校友圈找到了在互联网公司任职的校友请教行业选择的问题。

随后,他在师兄的指导下用爬虫从专门发布融资新闻的“it桔子”上,把近一年获得投资的所有初创公司都抓取了下来,在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市场前景逐一进行分析后,他把目标锁定在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医疗两个行业。

再后来,通过校友的积极推荐,加入了一家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他自己的努力和优秀,多隆仅用两年不到的时间成为这家公司的产品副总裁。这是他决定转型后的第三个年头,他完成了一个华丽得转身。

多隆的转型故事就是一个“行动体验四步法”的完美展示:

第一步:采取行动看看结果会怎样,而不是什么自我探索,放飞优势。

多隆在回想起自己兴趣之后,采用的是重拾课本和积极实践;用行动体验而不是测评来回答“自己到底喜欢做这件事吗?擅不擅长?这样的问题。

第二步:通过更多的项目和临时性任务取得小范围的成功,进一步确认自己探索的方向。

在确定自己喜欢编程之后,他并没有做大动作,而是在原来的工作范围之内做了一些探索性的项目,进行小范围尝试,这个阶段可以是副业、临时性项目,甚至可以是一个新的方向的培训学习。小范围尝试是一种更小、更快、成本更低的敏捷尝试方法,不妨理解为一种保守性的投资,如果方向很好就直接推进,如果不对的话,技能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技能也没有什么损失。

第三步:锁定方向,瞄准职业

当确定要动的时候,这个时候能力已经展现出来了,他查阅了大量的同行资料,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这个阶段已经投入了1年多,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而不再是天赋是什么——天赋需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形成竞争力,竞争力需要和别人pk才会成为优势。同时他也联系了很多真正在创业的师兄师弟,逐步得锁定了目标。一旦锁定以后,就全力以赴。

第四步:建立新人脉,搭建人际网络

这一步,其实是贯穿整个行动计划。多隆的转型之路无论是开始的行动建议还是后来的平台转换都离不开人脉的助力。重要的人脉包括业内的专业人士,包括了师兄,包括了校友圈,包括了给他提供机会的部队上司。当你确认了自己要去的方向之后,要尽快为自己构建新领域的导师和伙伴圈,这些人给你带来的机会往往让你意想不到。

“行动体验四步法”是一个人转型很稳健的四步。

回到你的问题,我的建议是:第一,是不要着急找工作,而是用3个月的时间用这4步开始行动。第二,千万不要埋头独自钻研天赋,因为只有和同行pk,才会真得知道什么是优势,什么是天赋。即使是天赋,如果没有持续的价值回报,是不是也扛不住。

所以大概确定了方向,小范围投入,最后锁定方向,一击必中。带着你的测评结果,落地出几个好方向,开始行动。记住,当未来越不明显,越要小步行动,而并非纸上谈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j9九游老哥俱乐部的版权,请联系j9九游老哥俱乐部,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