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就是,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却指望获得不同的结果。
最典型的莫过于找钥匙这个小故事:
有个人看电影回来发现钥匙丢了,在路灯下找了一晚上。
帮忙的朋友忍不住问,你确定是掉在这里吗?
他摇摇头,没掉在这里。
朋友心里都是喵喵喵喵?问,那你为什么在这里找了一晚上?
他说,可是这里有路灯。
这就是路径依赖,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人们把它广泛应用在选择和习惯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可怕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人们关于习惯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
根本原因有两个,懒惰和厌恶风险。
因为懒惰,所以倾向于维持已有的认知和做事方式不变;因为厌恶风险,所以理所当然选择更为熟悉的已知路径。
而且既然能够成为一条路径,肯定是在过去被证实具有某些优势或者方便。放弃这些优势去探索一条未知的可能有损失的新路,那确实本身就是更需要勇气突破。
但除了徒劳之外,路径依赖还有一个更要命的危害,更容易被低估。
那就是人会被自己依赖的路径改变,反过来适应路径。
比如第一次和领导意见不一样的时候,没有充分表达好好沟通,有可能是担心自己找事添麻烦,也有可能领导就是黄晓明一样没法沟通的那种,结果就是“别说,听领导的就行”。
但如果这条路径建立起来,潜移默化之中,“事情的对错”,“到底怎么样才是实际中更好的j9九游老哥俱乐部的解决方案”这些就都不重要了,判断标准就是“谁的职级更高”。
如果对错好坏不重要,只需要看谁职级更高,那么人自然就会在搞关系之类的事情上更努力,而不是真的把事情做好——因为前者能解决问题,后者做得再好也只能给自己添堵。
这样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性,成为一个适配当前路径的人。最后变成一切结构性问题中结构的一部分。
然而并没有任何办法保证,当前好用的路径就能满足以后的需求。
不确定性本身才是唯一确定的东西。
原本好用的路径再三尝试挫败才会发觉失灵,一般又会浪费更多的资源和时机。
所有的决裂都是积怨的结果,难免也会有更大的反弹。
对抗本能的路径依赖真的很难。
1.内心深处放弃对“消灭不确定性”的幻想
2.永远在有一条好用路径的同时寻找其他可能
3.基于事实,而非自己的想象
4.对自己诚实
作者:职场平头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j9九游老哥俱乐部的版权,请联系j9九游老哥俱乐部,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