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创新,是很多企业生意的增长点,在一个存量的生意世界,创新更是可以直接带来业绩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
但是,如何避免“创新成为形式主义”,同时,鼓励下属做好创新?
还是老规矩,先不要急着看我的回答,读完题之后,建议你先盖上手机,自己进入下面这位总经理的角色,思考一下,如果你遇到这个场景,会怎么选?
01、该不该给钱?
”发钱派“的出发点简单粗暴,创造价值了就该奖励,发钱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
奖励还是要以产生的价值来论功行赏
对于员工的奖励,建议像销售提成一样,把每年节省资金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比如10%)作为奖金发给员工。这样可以激励员工多提能节省更多资金的创新,而且员工和企业也会双赢。
那么,该不该把创新变成一个kpi来“分猪肉”呢?很多答案我认为都答到了点上。
创新点是很需要灵感的,不是说因为制度的强制,创意就一定会出现。设定指标提报创新点数量甚至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同时对那些平时灵感较少但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也不公平。
这里我就要讲一个老头和调皮小孩的故事了。
从前有个老头儿,安静的居住在一个院落里,可总有一群附近的小孩来骚扰他。他们往老头儿的院子里扔石头,惹得老头儿发怒,然后一窝蜂的跑掉,第二天再来扔石头,乐此不疲。
老头觉得再凶巴巴的发火也是没用,就想了一个办法。老头儿对孩子们说:“欢迎你们来玩,从今天起我会给每个扔石头的孩子10块钱。” 小孩们一听都高兴极了:“干坏事还给钱?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小孩们来到老头家又是一顿扔,然后每人又得到10块钱。第三天就不一样了,孩子们扔完石头后每人只得到5块钱。又过了两天更少了,老头儿只给每个孩子2块钱,孩子们对待遇的降低都不满意,石子也不好好扔了。
接下来老头儿更过分了,一分钱不给。
结果如何呢?孩子们这叫气:我们这辛辛苦苦的扔石头,他还不给钱,不给他扔了!——困扰老头儿已久的问题就此解除。那是因为,小孩们原本想扔石头,是内部激励,是自发的;而老头成功地把内部激励(好玩)变成了外部激励(有钱),那么,外部激励撤掉了,动力也就没了。
02、管理的抓手
为什么管理中会出现一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想象呢。答案就在于,如果管理者抓错了地方,那么,很容易把“内部激励”变成“外部激励”。
而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找到管理中的“抓手”,而不是自己跳进去瞎抓。瞎抓,只能“抓瞎”。
什么叫“抓手”?抓手,就是抓东西的把手。通过抓手进行管理,就像给马套上了缰绳,你控制缰绳,而不是直接去抓马的毛来控制马。
就拿创新这件事来说,有三件事,是管理的“抓手”。这些抓手没找到之前,把管理动作放在奖励多少钱上,或是制定多少“创新kpi”,就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会不会创新。很多时候,下属提不出更好的创新方案,是因为压根就没有创新的方法。思想还停留在“创新就是点子大会”的认识上。
所以,优秀的公司,往往会成立创新管理委员会指派创新导师,辅导员工创新,进行创新的课程培训等等。
2、愿不愿创新。这就是创新的激励问题了。奖钱,当然是一个直接的方式,但是,很容易变成了“外部激励”。我曾经服务过一家电商平台,他们的做法非常有创新。他们直接让优秀创意的提出者,负责落地创新项目,并且给他们配创新导师。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于公司而言,点子是最不值钱的,值钱的是把创意落地。对员工而言,如果能够把一个好的创意,从点子到落地全流程走出来,一方面为自己升职加薪赢得了筹码,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的简历上留下了可以大书特书的一笔。
3、敢不敢创新。团队是不是有“创新”的文化,创新往往意味着失败。一次创新,未必能够成功,结果下属因为尝试失败了还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试问,这样的团队里,谁敢放心创新?
怎么把创新的文化落地呢?其实,这事真的要看ceo。每次开会的时候,是不是有时间讨论创新的项目?对于做的好的创新者是不是有给出足够的荣誉奖励、作为晋升的考核?对于因为创新导致的失败,是不是有足够的“坏账准备”留给员工去“挥霍”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