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年11月07日

这篇我们聊聊职业转型。

转型在斜杠跨界满天飞的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很多职场人(甚至包括一些职场老手)对此依然存在不少误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1、对于转型常见的认知误区有这样几种。

误区一:我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想转行

你会发现这类人的台词都差不多:

1) 工作这些年,也没积累个一技之长,想换个行业(有同样困惑的直接拉到文末看锦囊)

2) 一个朋友去了互联网金融公司,一个月挣了我一年的工资!我也要转行!(北京的金牌月嫂都35000/月啦,26天,税后!)

3) 行业不景气,老板不给力,想转型去做自由职业(出来自己干你才知道公司老板那都不叫事儿)

……

但凡用这些理由来咨询转型的,我的回复都是:洗睡吧,转行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面对诱惑和困境都只看客观环境的人,转行,解救不了。

误区二:我特别想做xx工作,但没有积累和资源啊,不敢转

我的一个学员转型前是部队的一名军官,上尉军衔,用两年的时间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副总裁,他的故事稍后会分享出来。

其实这样的职业重塑不是现代才有的事情,但丁在40岁时写了《神曲》,保罗.高更在35岁才辞去银行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全身投入绘画,最终在大溪地群岛成为一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画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度娘一下《送别》作词者李叔同的人物生平,你会更惊叹于人一生的经历竟然可以千变万化到如此没有边界。

真正决定我们要做什么,或者要不要转行,不应取决于现状是什么或者我们有什么技能,而是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真的有热情很想投入一件事情并开始去做。

误区三:我只要找到我的热爱,就能一步到位、转型成功

除了不敢转以外还有一类人是太着急,在她们的理解中转型是一个“找到兴趣”— “换份工作”— “走上正轨”从a点到b点的线性过程,结果要么是兴趣找不到、找到了坚持不下去,“换工作”和“上正轨”更是遥遥无期。

转行这事不是换个岗、跳个槽一夜之间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尝试、渐进且充满反复的复杂过程。本质上说是转型不仅是一个人工作任务、环境的转变,更是我们心理、自我身份、认同不断转变、重塑和阐释的过程。(文末会推荐一本把这个过程阐释的极棒的书)

那正确的职业转型姿势是什么呢?

2、心法篇:了解职业选择背后的逻辑

为什么我会武断地说“转行解救不了凡事外归因”的人,因为换工作和一个人内在的转变有本质的区别。研究职业转型的专家埃米尼亚.伊瓦拉在她的《转行》一书中提出的职业选择“金字塔”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金字塔的顶端是我们找工作时能一眼看到的东西,比如:我在xx公司做产品经理的工作。通常被外界行业、岗位诱惑想转行的人对职业选择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这一层。

塔的第二层是不会因为换工作和岗位而变化的能力、价值观和驱动力。对职业的思考到了这一层,我们就会摆脱具体公司和岗位的限制,转而去思考真正能发挥我们能力优势、满足我们价值观的事情。比如对我自己来说,用自己的专业帮助企业的人才实现成长,最终提升公司业绩是激励我工作的主要动力。那么无论我在企业做培训和人才管理,还是转到乙方公司做顾问和讲师,让我喜欢、有激情的事情始终都不会改变。

塔的最底层、最终的一层是我们对于人生追求和世界的基本看法。这是在摆脱了传统观念和世俗价值束缚之后我们选择职业的真正的驱动力。如果你去问那些40、50岁谈起自己的工作依然两眼放光、充满激情的人“如何选择自己的事业?”,他们都会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说两个我身边的例子:

一个是在toastmaster俱乐部结识的高琳老师,我在很多讲课和分享的场合安利过她的书—《职得》,书中《转型之痛》一章里详细地描述了她从起念辞去外企全球高管的金领职位到真正转型成为一名专注于领导力和沟通教练的整个转型过程,非常让人触动。

她把这个过程叫做“英雄之旅”,真正的英雄从响应冒险的召唤,义无反顾离开安乐窝踏上迷人又孤独的旅途,途中遇到各种障碍和诱惑而却步,到最终实现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探索自我、实现身份重塑的艰难过程。

另一个是我的好闺蜜刘佳老师,刘佳老师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三清女博士(清华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外加大美女一个。博士毕业后,她放弃了清华留校的机会去了企业,后来又换了几份工作,都是旁人看来很好,很成功,她也擅长的领域,但当她事业越来越有成,她却总觉得和自己内心在乎的东西越来越远,不满意。

在探索、尝试、纠结的三年后,她终于找到自己热爱和打算投身的优势教练领域,重新开启一份平衡的、内心无比丰盛的职业,按照自己真正喜爱的方式过起来。

这就是在摆脱了传统观点和外界价值束缚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底层人生价值的典型例子。

3、具体怎么进行职业转换呢?

1)先做后想,不断试错

很多人在对待职业转型的问题仍然会沿用典型“学生思维”—做够习题,看够书,才敢参加考试;所以,同理,他们认为—充分了解自己、定好目标、积累好资源才能开始行动。

然而换一个行业、一份职业本身就有着各种不确定性,我们要做的不是用押宝的心态下个大决定然后期待一次改变所有的事情,而是要学习硅谷的试错文化——“行动、试验,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反思、迭代、改进”。

比如上文提到的军官转去互联网创业的案例,当他开始动了转型的念头之后,他先去找了在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的同学了解了岗位的具体要求,然后制定紧密计划开始学习,同时动用一切资源申请调整到部队里的信息岗,一年后当他的技术可以开始独立运作项目时正好出现一个机会让他很好地切入了互联网行业,最后实现了内部的转岗。

2) 发展人脉,社交转型

通常我会建议转型的学员做两件事:

第一,   找一个你希望去到的领域内的行家(至少在此领域积累8年以上,对行业有自己的见地和观点)进行深度职业访谈(可度娘)。如果这个行家正好有课程愿意带学生,果断考虑发展为行业导师。因为这会极大降低我们加入新行业的成本,帮助我们尽快熟悉环境和行业规则,从而协助我们实现转变。

如何找到行业专家?在行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在行没给我广告费哈),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通过在行找到了跨界转型的导师、合作创造的伙伴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其次,也可以发动身边的资源去结交行业导师,但是请记住:人脉说到底是一个社会价值交换,结交比我们自身牛的人脉不能只有索取的心态,要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凭什么让人家愿意帮我?人脉的话题以后我们详细聊。

第二,   找一个不断给你提供心理支持的成长圈子。几年前,在我自己想转型做培训师和人才管理时,我找了一家机构报了一门很贵的培训课程。一方面,昂贵的学费让我不断有把学费赚回来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优秀的同学成为我在尝试和探索路中最好的陪伴和支持者。这一切,在家人、同事和熟悉的朋友那里很难获得,因为他们每天跟你的生活同频,想法类似,很难跳出既有认知来给你建议和提供反馈。

记得高琳老师说她去选择读博士学位时,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把她老公也拉去一起做同学,从而让她在50%的退出率的残酷求学过程中坚持了下来,当然对自己影响力没有自信的,这招慎学……

如果说职业转型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跳出原有的圈子(已有的人脉)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3、 重构故事,赋予意义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企业的愿景使命里找到很多启发,所有伟大的企业在描写自己的企业愿景时都会怎么说?

滴滴绝不会说我们做的是一款打车软件,他们会说我们是为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让出行更美好;

小米也不会说我们就是个卖手机的,他会说我们是为梦想和热情而生;

阿里巴巴也不会说我们就是个卖货的电商,他们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再看看我们对于职业的描述也往往把画面和意义感赋予足了,我们会把医生叫白衣天使,教师叫人类灵魂工程师,警察叫人民卫士……

所以,回到我们自己的职业也是同样的逻辑。我们说过:“转型本质上是一个自我身份和价值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尤其在初期,我们整个心里的认同和接纳是很困难的,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找到一个让自己和别人都认为合理的理由,才能更容易赢得别人和自己的支持,从而增加转型成功的概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下定决心转行通常是发生在生活中一些重大事件和改变之后。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经历的各种事情进行反思和探索,例如:参加了一次让你感受很好的活动或交流,你有了哪些触动和想法,把他们记录下来,看看是否有可能作为自己想尝试和探索的新领域,如果可能,就尽快去行动。

4、最后的一点思考:

这个时代人人都该考虑转型问题吗?

上周我去参加了《商业周刊》的人才管理论坛,拉勾网(一家提供垂直互联网人才服务的公司)的商务副总裁做了一个分享:截止到2017年7月,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45万且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其中60%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些惊人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技术、商业模式、从业方式的大势所趋。

前几天看到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题目叫《中年职业生涯转换》,副标题是“如何在你40、50、60岁时开启一份新职业”。文中提到美国政府的一项研究:一个人在18岁到46岁的职业生涯中平均会经历11份工作,这些变动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而且这种现象正在全球蔓延。中国虽然现在还没有类似的研究数据,但在科技和产业如此快速变化的今天,只是时间问题。

黄有璨在他的《工作三五年后,一个互联网人该向何处去》(中国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寿命也就3、5年)一文中引用了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提出的abz理论:所谓a是指一个当下值得你持续投入,并获得部分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还不错的工作;b是指除了a以外你给自己培育的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我们通常叫做plan b;z计划是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也就是备足至少支撑你和家人6个月生活的缓冲资金。

所以,这个时代,无论你是创业还是打工,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abz计划对我们都是一个极有借鉴意义的思考模式,如果能行动并实践,至少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变动和财务压力日益增长的时代里,让自己更游刃有余,有选择的自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j9九游老哥俱乐部的版权,请联系j9九游老哥俱乐部,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