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职场转型系列文章的初衷源自在在行开通的话题, 从来询者身上我找到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这个时代转型很常见,但几乎没人知道如何避免转型带来的焦虑;(很多来询者给我留言都是:刚大哭一场,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有人将转型简单理解为换去更好的行业或公司,所以急吼吼地想要知道跳槽和转行的方法和实现路径;
有人又过于认定转型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于是在“我是谁?我到底该做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上苦苦纠结而不去迈出哪怕一小步的行动……
其实,转型重要的不是换公司换行业,而是改变一直以来影响我们职业生涯的固有观念或决策方式。
如今在美国,几乎没有公司会给员工提供传统清晰的职业晋升阶梯;在国内,稍微发展快的行业里,很多人用2、3年就能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做什么,如何做。这种前提下,雇主和员工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为对方增加价值的能力上,而非自我欺骗式的忠诚上。
职业生涯的转变,是一个串联“我过去是什么人”和“我将成为什么人”的故事脚本,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虽然过程长期且充满不确定感,但一定有可以学习和熟悉的流程,指导我们自己找到答案。
转型因为个人动机、想法清晰程度的不同,以及自身现状、面临的风险、焦虑和可用的资源不等,每个人尝试的可能性和结果都不一样,不要用别人的努力和幸运来对比自己的不幸。
关于职场转型的发现和观点,除了干货文章外,我也会用采访和故事这种相对轻松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这个故事来自邓跃,她是我在在行约的一名行家,媒体人出身,现在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合伙人。她的身上带有媒体人特有的灵气和随性,我们采访的过程也很戏剧:那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因为聊得太投缘,结果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就是没聊采访......结束前她很豪气地说:“我欠你一篇稿,我自己来吧!”然后就有了这篇文字,修改专业写字人的文字难度太大,而且她说的句句在理,所以我保留了原文,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从文字中读出你需要的门道。
1
职场任性的资本—让自己成为“会儿”
我做过记者,当过小编,会设计网页,能做交互原型图,市场bd都干过。写的新闻拿过奖,做的产品日均下载过5万,会算roi做报表,还能时不常的写点小文章。
我现在的简历里,一句话的自我介绍是:会做策划、写文案,能和技术男流程沟通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没必要羡慕嫉妒恨,更没必要崇拜,因为,我依然是一只财务远没有自由的创业狗。我是谁?我的前boss有句最经典、最准确的评语:一个真实存活在职场里靠“吃老本”活到现在的“会儿”。
混迹职场, 7年任性做自己
如果您是一位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或为领导马首是瞻的职场老黄牛,那请不要继续往下读了,因为(以下的文字,有毒!)
我的老本是什么?从双脚踏出学校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是写东西。数学一塌糊涂的我,真的只会写。那好吧,有什么工作每天靠写就可以 别坐班、别打卡、别管我=报社记者。
于是我很认真的准备,杀过4轮面试,最终成了报社记者。
之后的7年,我当过热线,半夜里爬起来去采访火灾;跑过口,坐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场,看不太懂那些红头文件。写过专访,大明星、社会名流、排行榜上的富豪、修自行车的大爷和来中国圈钱的不入流的法国艺术团体,三教九流都采访过。
全国两会、印尼海啸、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一年到头国家的大事小情也都没有落下空。
我不坐班、不开会,什么ppt、excel也都不太会。但7年里,我会写、会拍、会做版、会跟美工为了版式吵、会跟校对老师矫情一个词儿,也会跟领导拍桌子。报社的生产流程都我参与过,总之是任性的、自由的和卧在自己的小本事上的。
直到现在,我和熟悉我的人,依然觉得,记者最像我,或者说我最像一个记者。
后来有一天,大boss很冷峻的对我说,你就是一个“会儿”。那一刻,我是愤怒的(你才是“会儿”,你全家都是“会儿”)。以至于,时到今日我都和这位大boss老死不相往来。
后来,我学会了打麻将,渐渐明白了“会儿”的真正含义。虽然很感激那位大boss,但我们依旧老死不相往来。
会儿:万能张,可以当任何牌使用。
这里,一定要和大家郑重其事的掰扯一下概念。“会儿”和“万金油”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听到这个评价时,我会火冒三丈的原因。
前者,是在关键时刻可以随时补位,达到赢牌效果或得到最终目的。而后者,是虽然万能,但只是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基础上。看似用处多,其实一事无成。
虽说这句话很俗气,但还是要说,“会儿”这个词,从此点拨了我。离开报社后,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职场“会儿”。
2
如何成为“会儿”?
答案很简单:带着10000小时的专长,再多学一点点。
之前很流行一篇文章叫《给你说个笑话:我是做互联网的》。因为纸媒的没落,和很多同行一样我也顺势进了互联网圈子。到今天,混迹互联网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当记者的日子。
看到这篇文章,我梳理了一下互联网的几个可观职位:开发、产品经理、运营、市场,我居然都做过。
这是一个“会儿”的标准轨迹:因为要让自己的新闻专题挂上网,我学了一点儿代码;因为要完成流量考核,我研究了一点儿标题党的写法;因为要对部门收益负责,我学着做市场报告,算计roi;因为要让自己的用户体验更爽,我学了一个叫axure的软件,会做产品交互原型图了。
以上这些,坦白讲我都不精通,哪一样都没有再积累起过万小时的量级。但就是这样,我几乎经历了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所有职位。
只是因为,我会写。
从初中发表范文到记者7年,写作的时间何止10000小时,出版的文字量也得100万起了。而以上所有职位,哪一个也没脱离写作的基本功。需求文档、活动方案、述职报告都需要“写”出来。
于是,我也总结出了一个歪理:就像物理之于物理学家、数学之于数学家、经济之于经济学家、职业规划之于hr一样。写作,之于我就是专长。
只是,在专长的基础上,我学了点开发、学了点市场、学了点产品而已。
3
职场赢家,到最后拼的是基本功
首先声明,我还远没有到传说中的人生赢家。
只是后来发现,所谓的吃老本和作为一个“会儿”,就是在我们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上,去学习新的职位要求的技能而已。而这个基础能力,不是会用几个软件工具、也不是office的使用技巧,而是放在绝大多数职位上都通用的能力。比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
你会发现,无论你做什么职业、处在哪个职位,这些基本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最终成为赢家或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人,往往是这些基本功相对扎实的人。
举个栗子,曾经有一个在体制内的企业工作很多年的hr朋友,一直想换工作,远离身边沉闷的职场氛围。但她总觉得自己出去以后,什么都不会。但在我看来,多年hr经验,让她阅人无数,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交谈中,迅速掌握这个人的大体性格和语言特点。这就是她的基本功,她有很强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也很敏感。
所以我建议她可以尝试一下外企的政府关系这类的职位。一来熟悉中国政府或企业的运作规则是优势,二来与人交流和谈判是她的专长。她需要做的,就是迅速适应一下外企的工作节奏和方式而已。
最后,说一句关于转型无比正确的废话:发现并狠狠地使用自己的职场基本能力,然后为即将开始的新工作学点什么。
貌似,你连统治全宇宙都是可以的。
结语:
我在企业里负责人才工作,读完邓跃的故事很有感触,企业在管理人才上的通用做法是:我们会针对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进行大量投入,对于其他人才,保持平均水平没抱怨就行。这个原理用到个人能力提升也一样,叫“t型组合”,纵向上,找到自己赖来谋生的专业领域进行深挖和精进,横向上,各个领域都懂一点去跨界迁移,总结为“一专多能零缺陷”,只有这样,我们人生的路才有更多可能性,而不是越走越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j9九游老哥俱乐部的版权,请联系j9九游老哥俱乐部,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